谈谈保险

昨天下午,某银行信用卡给我打了半小时电话,推销他们的一项保险业务。一如所有的推销电话一样,最后都只能强行挂机,没办法礼貌地互相结束通话,唉,可怜那业务员。(ノへ ̄、)

这个业务很简单,每月交差不多 140来块钱,直接从信用卡上扣,全年 12 期,总长 5 年,可提前结束。价格据说是根据我的年龄、职业等测算出来的,每个人还不一样。小年青们会便宜一点,老头子们更贵一点。然后收益是什么呢,在业务员啰啰嗦嗦不断夸耀优点的情况下,我总结出来以下几项:

  1. 如果是疾病性住院,则只要住院,无视原因无理由赔付每天 ¥200,提供医院帐单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信用卡复印件即可。有 500 天上限。
  2. 如果是外伤性住院,则只要住院,无视原因无理由赔付每天 ¥400,提供医院帐单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信用卡复印件即可。有 500 天上限。
  3. 如果一年无赔付,则反还 25%。
  4. 小病小灾,不住院不算保险范围。

其实就是个无理由住院额外险,无论是天上掉流星砸到脚,或者被加班逼到内出血,反正只要躺医院了,就按价赔偿。……不知道自残算不算。( ̄△ ̄;)

然后我拒了。在电话录音说您是否确认现在通过语音确认开通时及时地拒了。

嗯,这个业务本身其实还可以,如果是我玩轮滑狂热的年代我还真就说不定买了,只不过在现在的境况下,核算了一下成本,基于我的逻辑,最后还是回绝掉了。

首先,其实要知道,保险其实永远是越买越亏的。从逻辑上说,保险是以集合众人的付出,给一些人的损失兜底。如果保险运营不需要成本,理论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整体的付出大约等于各种损失乘以机率以后的期望值。但实际上,考虑到保险还要支付销售提成、运营成本、赔付审核、股东分红、物业建设等等,对于一个保险客户而言,单纯考虑支出和损失期望,是肯定不合算的。只有考虑到对损失赋以一个额外的权重,也就是考虑到 “损失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 的情况时,购买保险才是一个合算的行为。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我明知道不出意外或者出点小意外都是亏的,出大意外,从概率乘以损失来说我还是亏的,但因为我实在承受不起大损失,万一呢?所以还是买点保险用小损失代替吧。比如汽车保险,其实出事的机率,乘以出事要赔的钱,整体而言还是比汽车保费低,但因为真要出点什么事几十万的钱还是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甚至是不能承受的打击,那就还是买吧。

我们举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家在生活中经常会丢失钢磞儿,几毛一块的,积累下来也有不少,比如每年少则十块,多则一百。现在我推出一项保险,“钢磞丢失险”,每月交五块钱,只要丢钢磞就给你等额赔付。假如不考虑实际执行难度,就假设一点不麻烦,说赔就赔,也没有骗保,你会买么?

如果你说,不买,丢了就丢了吧,说不定丢的还没保险费多,只丢钢磞再多也丢不成穷光蛋的。相信大家都完全能理解这种想法。

事实上,大部分人从保险得到的赔付都是不及保费支出的。也就是说,丢的确实不及保费多的。你每月可能丢一个,可能丢五个,可能丢十个,但参保了就相当于稳定丢五个了。全年一统计,你最多的一个月丢了 8 个,有两个月没丢,大多丢三四个,你就发现自己明显赔了。明年就不必参保了。

但假如我们加一个额外限制,『在丢到某一数量以后,这个巨大损失个人承担不了』。比如开开国国王规定如果国民某个月丢硬币损失超过 10 块要杀头。那显然这份保险就变成了买命钱了,五块?太便宜了。

再举一个极端例子。如果你的全部收入全部交了保险,不管你当前交了多少,付给你的保费永远是固定值。过一两年你肯定就会发现亏大了,还不如自己存钱合算。你觉得呢?

也就是说,保险主要针对的是你自己不能承受的重大损失,对于一些承受无压力的小损失,完全可以考虑自行承担,并不一定需要保险,当然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还是看你的承受能力和损失厌恶度。

所以土豪们是不需要常规保险的。是嘛,汽车三方险最多也就到一百万,对于豪车还是杯水车薪,基本都靠土豪自己兜。

其次,这个险号称最长可达 500 天,20 万上限。其实吧……那是住院啊,谁能住院 500 天啊。就算 5 年 500 天,那也是每年住院三个多月啊……这种情况下,医疗保险、扩展医疗保险,甚至是亲朋好友都比这个保险靠谱。当然,两险是不冲突可以同时用的,但归根结底,这个保险反而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而不是真正可以兜底保障的险种。在收益上其实比不上按比例赔付的常规保险类。

那么如何核算支付与收益呢?很简单,每月不是扣 140 来块钱么?全年 1700 块,每年需要住 5-8 天院才能收回保费。这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可比较尺度了,就算出了轻伤车祸,在北京这种常规情况下也很难住够五天院,大多都会让你回家休养。而如果重伤到需要超过 8 天,无差别的每天 200-400 也是杯水车薪,我需要更强的保险覆盖。

只有像我学生时代那样,经常没事出个小伤,进医院擦个药打个板,医生也好说话,总能腾出闲天住院的那种状态,才比较合算。而这个保险又是要审核职业、收入等等因素的,想找他们的 “优质客户”,估计在我学生年代就是劣质客户吧。如果我是他们的“优质客户”,那么他们基本就不是我的“优质保险”。

在保险收益预估时,不能以最高保障额度计算,而是应该以个人实际和保险本身赔付方式决定的“常规”意外预期计算。保险公司算得比你精得多,但只要你从“可收回保费所需要的意外程度”进行反向计算,就比较容易得到可感知可衡量的收益标准了。

再次,当然还有心理上的因素,人们对小概率事件的估计总是偏离常规的,我也是。唯一常见例外的也就是车险了,人们还是很认可驾车意外的概率的。

人们对幸运的小概率总是高估,要不然也没有人大把大把地买彩票了。——你可以认为买小额是图个别的心理幸福感之类的,可幸福感不也是心理因素么?

而对厄运的小概率却偏向于低估,就好比真的计算车祸概率,或大或小几十人里也能摊上一个,相当于一个班级、一个小公司、一个小团体中间总能遇上一项,但每个人都不认为是自己。我也是。作为理性青年,在作必要决策时会考虑到这种情况,而在改善性决策时,这种心理就又会占上风了。就好比我如果需要自费购买人生意外、大病医疗院,和需要自费购买这种改善性医疗险,在决策时的“意外概率”是不一样的……

最后,我非常讨厌这种持续性延后性的扣款,利用的又是人们的遗忘心理和小额支付决策时的心理偏差。个人喜恶,冷暖自知。

哦,在这里还有一个奇葩的部分,就是反还 25%。一开始我也被绕进去了。要注意这个反还只有在你不产生保费的情况下会出现,被推销员包装成了“实际保费仅 110几元”。

别傻了,如果不出意外没有保险赔偿,多少钱都是白付给保险公司的,保险成本还是应该按出事的计算。换句话说,这个只有银行在核算净收入时有影响,对你核算出意外时的成本与收益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这项条款只有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才生效,而“不出意外”你拿不到赔付,多少钱都是白送给银行。

而且反过来想想,如果真出了事要住一两天院,你如果去索保,虽然能拿到 ¥200-400,却失去了返还部分近 ¥400 块。这反而会导致你即使真的入院,在两天以内的也不会去找银行赔付,银行照样是净赚。这还真不如直接把保费降一点好呢。这跟车险动态调整保费还不一样,车险意外发生的概率和个人的驾车行为安全意识有很大相关性,而对于住院而言,个人可控制的因素则少很多。另一方面,车险是下一年费用变化,也不涉及历史费用的返还,并且各公司还通用。两者的差距巨大,从这个策略中我更多地看见的是恶劣的算计,而不是对客户的善意。

其实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到了个人不能承受的意外,通常一个家庭也就完了。目前看见的保险制度,绝大部分也都有个吝啬的上限,或者有严苛的赔付标准。做得到锦上添花,却做不到雪中送炭。只有市场化的车险好点,医疗保险也只能说呵呵。农业险,包括农业期货,以我外行的角度看来似乎也不错。只是不知道农民兄弟们,身在此间多有经验,是会说哈哈,还是呵呵。

今天刚看了知乎一篇文章,里面是从业人员吐槽人民没有保险意识。

我呸。

少几个推销,少几份算计,少几段夸张措辞,多来点真货。